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桓帝初天下童谣

佚名 佚名〔魏晋〕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
丈人何在西击胡。
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麦青青,大麦已晒得焦枯;谁在田地里收割呢,是媳妇和婆婆。
公公在哪里呢,战场上去攻打胡人了。
官吏买马,准备车具,请让我们为各位出征的人低声地叫苦。

注释
桓帝: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字意,东汉第十位皇帝。
妇:媳妇。姑:古代称丈夫的母亲为姑。
丈人:一作“丈夫”。犹言长老,这里以媳妇的口气而言,指她的公公。
吏、君:均指官吏。
鼓咙胡:形容话梗在喉咙里的样子。
咙胡:即喉咙。鼓,凸出,鼓起。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据《后汉书》卷103《五行志》载:桓帝之初,天下有此童谣。桓帝元嘉年间,凉州诸羌反叛,南入蜀、汉,东略三辅,延及并州、冀州,大肆烧杀。桓帝命众将平定诸羌,但汉军常常为诸羌所败,于是朝廷大肆征发士卒,麦子等农作物的收割只有靠妇女来完成,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农村男丁被征调一空、生产遭受破坏的情景。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青 李敦庆.两汉魏晋南北朝民歌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27页

赏析

  这首民谣收录于《乐府诗集》,属“杂曲歌辞”。“杂曲歌辞”是指声调已经失传,无所归属的一些乐曲歌辞。乐府民歌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这首民谣通过描述桓帝时农作物由妇女收割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东汉末年频繁的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表达了人民的爱憎。歌谣语句朴素,通俗明白。

  起句“小麦青青大麦枯”,“青”与“枯”点出了时间,即农作物生长和收货的季节,也就是农忙时节。绿油油的小麦还在生长,大麦却已经成熟了。可是谁来收割成熟的庄稼呢?是老妇和村姑。收割本来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应该由青壮男丁来承担。所以,开头两句,尽管没有用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首民谣真实再现了桓帝时农作物由妇女收割的社会现实,反映东汉末年频繁的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表达了人民强烈的爱憎。歌谣语句朴素、通俗明白,以战争中人民群众和官僚贵族的鲜明对比,抨击封建社会的不公平,使人民群众的不满之情跃然纸上。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6735篇诗文  860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题

曹丕 曹丕〔魏晋〕

巾车出邺宫,校猎东桥津。
重罝施密网,筚飘如云。
弯弓忽高驰,一发连双麕。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庭中有奇树诗

陆机 陆机〔魏晋〕

欢友兰时往。迢迢匿音徽。
虞渊引绝景。四节逝若飞。
芳草久已茂。佳人竟不归。
踯躅遵林渚。惠风入我怀。
感物恋所欢。采此欲贻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许由和巢父

皇甫谧 皇甫谧〔魏晋〕

  巢父者,尧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尧之让许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击其膺而下之,由怅然不自得。乃过清泠之水,洗其耳,拭其目,曰:“向闻贪言,负吾之友矣!”遂去,终身不相见。

  许由,字武仲,尧闻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时有巢父牵牛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我犊口!”牵牛上流饮之。《高士传》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