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陵旧院

蒋超 蒋超〔清代〕

锦袖歌残翠黛尘,楼台塌尽曲池湮。
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年衣锦著绣的青楼美女,如今已化为尘土,那通宵达旦的喧闹歌吹,如今已杳无声息,园林中雕梁画栋的楼台,如今已成为废墟,曲折围绕的水池,也已被填塞埋没了。
当年满园春色、姹紫嫣红的秦淮河畔,如今竟让一种普普通通的青菜独占春色。

注释
旧院:明末金陵(南京)妓院所在地。《板桥杂记》:“旧院,人称曲中,前门对武定桥,后门对沙库街。妓家鳞次比屋而居,屋宇清洁,花木萧疏,迥非尘境”。
翠黛:翠色的画眉,指代美人。
尘:用如动词,谓化为灰尘。
曲池:园林中曲折围绕的水池。
湮(yān):填塞填没。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金陵旧院在秦淮河畔,是明代歌舞繁华的烟花风月之场,清兵南下时废于兵燹。曹大章《秦淮士女表》说:“当时二十四楼,分列秦淮之市,其后遂毁,所存独六院而已,所艳独旧院而已。”作者伤悼明朝灭亡,叹惋金陵衰败,创作了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筱云,韦风娟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 11 诗歌卷 6·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 11 诗歌卷 6: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明清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文通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04

简析

  《金陵旧院》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选取一个极其微小的视角,用金陵旧院这一细节的历史变迁来展现整个历史变化、人世沧桑的全貌。诗中对比鲜明,前两句写歌女死亡,楼台不在;后两句写瓢儿菜独占春光,并未对此进行评论,留下大量空间供读者去想象和回味。全诗构思巧妙,善于写悲,以小见大,以委婉的描写表现深挚的感伤。

赏析

  金陵本是六朝古都,明朝初年和南明福王也曾建都于此。秦淮河畔的金陵旧院,当年曾是歌舞繁华之地,温柔旖旎之乡。多少达官贵人车马喧阗,曾到这里寻欢作乐,纵情声色:白日里沉溺于歌妓舞女的欢歌醉舞中,晚上则倚翠偎红,眠花宿柳。可是当诗人如今来到此地,见到的却是另一番境况:当年衣锦著绣的青楼美女,如今已化为尘土,那通宵达旦的喧闹歌吹,如今已杳无声息,园林中雕梁画栋的楼台,如今已成为废墟,曲折围绕的水池,也已被填塞埋没了。

  头两句诗以“残”、“尘”、“尽”、“湮”四字,突现出一幅人去楼毁、荒凉败落的景象。按说怀古诗写到此处,下面该抒发两句感慨了。诗人却出人意料地继续写景,他把笔

展开阅读全文 ∨
蒋超

蒋超

(1624—1673)明末清初江南金坛人,字虎臣,号绥庵,又号华阳山人。幼喜禅理。顺治四年进士。自编修进修撰。后乞病归,遍游名山。入蜀,终于峨眉山伏虎寺。工诗文行楷。有《绥庵诗文集》、《峨眉志馀》。 3篇诗文  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即事

文廷式 文廷式〔清代〕

劫火何曾燎一尘?侧身人海又翻新。闲拈寸砚磨砻世,醉折繁花点勘春。
闻柝夜,警鸡晨。重重宿雾锁重闉。堆盘买得迎年菜,但喜红椒一味辛。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神童庄有恭

《清稗类钞》〔清代〕

  粤中庄尚书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王孙·刺桐花底是儿家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刺桐花底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著闲窗数落花。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